雷锋,一个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很熟悉的名字。关于他的事迹,大家通常都停留在“好人好事”的层面,而对于他的成长过程和英年早逝的具体情况,知晓的人却并不多。特别是雷锋去世的原因,一直有许多说法,直到最终才被确认为意外事故。但这一事件从个人变成历史事件,也正是因为雷锋葬礼时的情景,整个城市近七分之一的人自发前来送行网上股票配资开户,这样的场面在历史上极为罕见。
那么,雷锋的死因究竟是怎样的呢?让我们从1962年8月的一个故事开始讲起。
那年8月,辽阳遭遇了连续的暴风雨,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次大雨。降水量极大,最终引发了百年一遇的洪灾。由于当地防洪力量不足,解放军的工兵部队接到命令,前往支援。8月14日晚上10点,工兵团团长吴海山接到紧急电话,得知一支驻扎在100公里外的工兵营,因大雨导致物资短缺,军粮仅剩一天的量。吴海山马上安排运输连连夜送粮。
展开剩余77%连长虞仁昌知道情况紧急,决定派出最能干的运输班执行任务。雷锋所在的运输班一直表现突出,因此这项任务就交给了雷锋。雷锋和一名助手司机接到任务后,装好物资,立刻出发了。途中,他们遇到了许多塌方的路段,不得不用铁铲开路。尽管困难重重,雷锋和他的伙伴们依然冒雨赶路,直到15日上午7点多,终于把粮食送到了工兵营。
工兵们看到粮食送到,纷纷表示感谢,并邀请雷锋和助手一起用餐。但雷锋表示要赶紧回连队复命,便没有吃饭,匆匆离开。回到连队后,雷锋向连长汇报了任务完成情况,并提到车子到了保养期限,但由于汛期将至,车子可能会更频繁地被使用,因此建议修理班自行处理保养事宜,重要零件再送去团修理所。虞仁昌连长听后,非常欣赏雷锋的责任感,决定批准他的提议。
雷锋回到班里后,打算和战友乔安山一起把车子清洗干净。由于他昨晚开了一夜车,非常疲惫,他便让乔安山驾驶,而自己步行走到九连那边。途中,乔安山在一个急转弯处担心车辆碰到房子,便让雷锋下来帮忙查看距离。就在雷锋站在车前方时,不幸发生了意外:车子左后轮撞到了一根木杆,木杆弹了起来,重重地砸在了雷锋的头部。
乔安山直到将车停下后才发现雷锋不见了,急忙寻找,最终在不远处的血泊中发现了他。雷锋的太阳穴被砸出一个大包,血流不止,意识模糊。乔安山和周围的战友立即将他送往医院,尽管大家一度怀有希望,但雷锋的生命最终还是没能挽回。
在医院抢救无效后,雷锋的遗体被带回连队,进行临时守灵。当雷锋去世的消息传开后,许多曾受过雷锋帮助的老百姓、工人和农民纷纷赶来送行,场面极为感人。甚至有10万多人自发从各地涌向葬礼现场,为雷锋送行。这一举动令大家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巨大影响力。
虽然雷锋的死因最终定性为“意外事故”,并且一度决定不开追悼会,但由于当地民众的强烈要求,最终还是决定举行公祭大会。8月17日下午,雷锋的公祭大会在望花区政府礼堂举行,参加的民众人数之多,远超预期。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,表达他们对雷锋的敬仰和怀念。
雷锋去世后的影响超乎想象。虽然他未能实现一生的梦想——亲自见到毛主席,但他的事迹传达到了毛主席那里,毛主席为雷锋题词: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。这一称号成为了雷锋精神的象征,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1963年,雷锋所在的运输连4班被更名为“雷锋班”,并多次被各级领导和单位追忆和表彰。至今,雷锋的名字和精神依然激励着无数人,特别是在如今社会风气较为冷漠的时代,雷锋的精神显得愈发珍贵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